早期预拌混凝土发展的见证者——施义宝、王允恭谈集团早期预拌混凝土发展
施义宝在采访中
王允恭在采访中
“我亲历的难忘事——纪念威尼斯官网娱乐场-威尼斯最新网址-首页创立60周年”征文选粹之二:
“我开始接触混凝土,还是在二建企业材料组当组长的时候。”一提起混凝土,原建工局材料处副处长施义宝顿时来了精神。
他回忆说:“解放初期到70年代,我亲眼目睹了威尼斯官网娱乐场-威尼斯最新网址城市建设发展的变化,但是混凝土生产方式还是比较落后的。每当我到工地上看材料,耳朵里都是小型搅拌机发出的哗啦哗啦的搅拌声。黄砂、石子、水泥这些原材料堆得东一摊、西一摊,需要用的时候直接用箩筐装,估摸一下重量就往搅拌机里倒入拌和。这样拌出来的混凝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,材料浪费更是不得了,装垃圾的车一天几趟还跑不过来。当时我就反复琢磨一个问题:能不能将混凝土集中搅拌后,再运输到各个工地上去呢?当时正好是1974年,有一个闸北电厂125MW发电机组的市重点工程(简称‘125’工程)开工,让我产生了尝试搞集中搅拌的想法。我的想法和申请一提出,二建企业领导班子就同意将‘125’工程作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试点工程。”
“集中搅拌的地址放在了闸北电厂对面的一块空地,大家二建企业的技术员王允恭负责集中搅拌设计。我记得当时使用的搅拌设备是华建厂生产的250立升立式搅拌机,控制台和皮带运输机全部是由大家自己设计建造的,当时没有搅拌车,我只好去二建企业汽车队借了几辆装土用的2吨卡车来运混凝土。工地和拌台要随时取得联系,由于条件有限,别说手机了,连个对讲机都没有,为了保证供料及时,大家的一个通讯员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工地和搅拌台之间来回跑,随时报告施工进度和供料的状况。‘125’工程结束后不久,我被调到了建工局材料处工作,但还是一直关注着混凝土的发展,后来建工局为了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归口管理,将二建企业建造的江湾搅拌站划归供销处(注:现材料企业前身)。”
原市二建企业总工程师王允恭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也是历历在目:“那个时候我刚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二建工作,正好施义宝要我参加‘125’工程集中搅拌的设计,我就和几个技术员一起,搞了一套集中搅拌的方案。当时由于条件有限,时间又紧,大家就围在工地上边设计、边开工。筹建临时搅拌台花了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,值得骄傲的是搅拌全自动称量的水泥误差小于0.1公斤,当时能达到这个精度相当了不起,可以说初步实现了混凝土搅拌的机械化和自动化,达到了减少劳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。这个临时搅拌台前后运行了大约一年,可以说为闸北发电机组的顺利竣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,也为后来江湾搅拌站的问世奠定了基础。”
“1975年年底,‘125’工程步入尾声,大家二建企业总结了集中搅拌在减少劳动力、提高生产效率、节约原材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优势,在征得建工局领导同意后,大家选择在供销处江湾供应站内,建造一座设备和控制系统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江湾搅拌站。江湾搅拌站使用的是两台华建厂生产的1500立升搅拌机,在我的印象中筒仓有十六七米高,黄砂、石子进料都是依靠皮带运输机和提升斗;搅拌站开始使用散装水泥,代替原有的袋装水泥;缓凝剂和减水剂等外掺料也得到了运用,使生产出的混凝土具备了长距离运输的条件。大家自主开发设计,成功研制出用3台16寸黑白电视机改装成的监视器,确保混凝土整个生产过程处于监控之中,这也使得江湾搅拌站初步达到了电子化和自动化。到了1976年10月,江湾搅拌站建成投产,生产能力达到2000方。江湾搅拌站这个项目获得了威尼斯官网娱乐场-威尼斯最新网址市科技成果奖,这张奖状我还亲眼看到过的。这在当时引起轰动,一些外省市的同行都慕名前来搅拌站参观,我为这个项目的建成感到无比的自豪。”
王允恭最后感慨地说:“从‘125’工程集中搅拌到江湾搅拌站的建成,不仅体现了混凝土技术的进步,我更看到了二建领导和工人们艰苦创业、勇于实践的精神,正是大家的努力,才共同见证了预拌混凝土的起步和发展。”
文字整理:朱茂明 李四维